这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是文学的四月天。
伟大的戏剧正在上演,而你,可以奉献一首诗。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好玩。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份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
于是,我们来到了“青春文学现场”。
继清明假期“青春文学采风”活动之后,4月20日上午,杞柳文学社在仙城中学校园举行“青春文学现场”活动。“青春文学采风”、“青春文学现场”、“青春文学审稿会”等活动均属于杞柳文学社“人间四月·青春文学”系列活动。
《孟子·告子上》中有“杞柳”之喻:“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性犹杞柳也”,这是我们文学社名称的来源。人性如同杞柳,而教育就是对杞柳美好的编织,青春似繁花,文学如锦瑟,于是在期中考试后、风清云白时,师生同捧书共青春,在字里行间,享受一场视听,绵延一段情思。
九点整,我们集中在行政楼教师发展中心(318会议室),这是我们“青春文学现场”活动的根据地。
根据地就是自己的家,我们在家里聊天,先从学习聊到语文,再从语文聊到文学。我们在高中学习中有哪些困惑,有哪些认知中的偏差需要我们纠正?我们对语文学科有哪些正确的理解,又有哪些错误的认知?我们对于语文学习应该采取怎样的姿态,有哪些优秀的学长学姐给我们做出了怎样的榜样?语文和文学、考场作文和文学的关系如何理解?文学距离我们遥远吗?文学是一种艺术,我们的生活能少得了艺术吗?你读过哪些文学作品呢,最喜欢哪位作家?我们通过交流的方式,先进行文学的热身。
九点四十分,我们离开会议室,前往参观“江淮生态大走廊(扬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
借助地域资源优势,扬州市仙城中学建设的江淮生态大走廊(扬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宛如在仙城中学的前湖与后池里柔生慢长的荷花,根底实笃,姿态从容,以一方清润的水土培育一方深厚的人文,开放出一道道丰盛的文化景观。而同学们来此参观,在此流连。二分明月处,烟花春江畔。在文学的版图上,扬州本就占据着高地,而江都城,一首《春江花月夜》,全唐都为之喝彩,同学们怎能不生出文化的自豪?
十点二十分,同学们回到会议室。期中考试后的心力休整,需要对话自我,需要倾听与表达,所以我们为同学们准备了“书信倾耳听”。
我从众多经典的书信视频中,选择了《见字如面》节目中的两份书信,一封是冯唐写给小陶朱公子的《很多了不起跟钱一点关系都没有》(赵立新朗读),一封是北野武写给读者的《她还是一直站在门外,茫然地看着货车消失在荒川对面》(黄志忠朗读)。
的确,很多了不起跟钱一点关系都没有,譬如李白,千余年前写下“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千百年来小朋友们吟诵不断,这很了不起;譬如一个开车的人,看见一个老人拎着水果慢腾腾走在马路中间,他不鸣笛不斥责,只是安静的等待,而老人忽然手滑,水果散落一地,开车的人立马跑下车去帮助老人捡起水果,这很了不起。谁能创造出价值,谁拥有足够的修养,谁能温暖他人,谁才了不起。文以载道,同学们听完这封信,发现原来书信可以这么写,发现原来只要我们相信,我们所相信的那些美好就一定可以是真的,只要我们相信,我们完全可以不被时俗所拘。
有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有爱,很了不起。能爱人,很了不起,能被爱,很幸福。这场与母亲的较量,当北野武以为自己有九成的胜算,却在最后时刻,被母亲留下来的存折轻轻一翻,便翻了盘。其实,那些都是自己多年来给母亲的钱,却被母亲分毫无差地存进邮政储蓄银行,在母亲去世后,回到了自己的手上。母亲在北野武的心里是怎样的存在?父母在你的心里是怎样的存在?我曾亲眼见过在仙城中学门口,一辆轿车踩着第一堂上课铃声停下,从车里迅疾跑下一个孩子,头也不回地往学校班级里冲,在孩子身后,是一位母亲,就那么一动不动地看着她的孩子一直跑一直跑,直到她再也看不见,才重新开动汽车,离开。我本想把这个讲给学生听,但我看了看学生的反应,我又觉得无需多言,文学本身已经够了。
十一点整,活动进入最后一项“好文共赏析”。其实按照原先设想,此一项应该是在绿茵草地上,坐而听读,起而诉说,然而昨日大雨,草地浸湿。无妨,一隅也可见天地,文学是自由的呼吸。我请同学们欣赏短篇小说《河的第三条岸》。
读完小说,学生们一脸懵。说说吧,我问学生们。学生说,我觉得这个父亲很奇怪,学生想,这文章一定大有深意。但好像不太好表达、不太会表达。
我给了学生一些提示,我问同学们第一个问题:河有几条岸?再问第二个问题:河有岸吗?再问第三个问题:现在,你再来想想,什么是“河的第三条岸”?当然,在交流的最后,我给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于此不再赘言。
文学与社会(关于了不起的书信)、文学与情感(关于母亲的回忆)、文学与哲思(关于岸的小说),文学与我们——我们在文学现场。活动的最后,我留下了一个题目:当我面对你。当我面对文学、当我面对青春、当我面对未知,我该如何?请写下来。
相信你会写出属于你的诗。
杞柳文学社“青春文学现场”活动由仙城中学高中语文组策划,共邀请杞柳文学社高一、高二年级文学社成员共十二位同学参加。活动组织老师为杞柳文学社社团指导老师陶迁。
活动结束,我送给孩子们一些书籍,作为纪念。
我们也来读书吧,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供稿:陶迁,审核:顾龙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