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市政府在扬州市教师发展学院四楼会议室召开2022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会议。市政府副市长刘流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市纪委(监委)周旭委员作严明纪律讲话,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殷元松对今年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陈健主持会议,邗江区委宣传部部长贺宝兰、广陵区副区长仲子午作了表态发言,市教育局副局长昌明对招生政策作了全面解读。市教育局在扬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市教育局局长殷元松对今年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就做好今年招生工作讲四个方面意见:一是全面落实招生重点任务。全力加强学前教育学位供给,继续巩固义务教育“公民同招”成果,科学规范组织高中阶段招生,精准保障特殊群体利益,保障随迁子女入学。二是全面保障招生安全稳定,坚决筑牢疫情防控防线,深入防范招生工作潜在风险,同步做好各级各类考试组织工作。三是全面规范招生工作秩序。牢固树立规矩意识,切实加强过程监督,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四是全面压实招生工作责任。他指出招生工作关系到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各地各校要把招生工作当做一场大考,以扎实的工作成效让党委、政府放心,让社会、群众满意,为把好地方教育办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贡献力量。
市纪委(监委)周旭委员就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严肃招生纪律讲了三点意见:一是站稳人民立场,切实增强做好招生工作的责任感;二是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严格监督执纪,切实为招生工作提供纪律保障。他强调,招生工作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关乎学生及家庭的切身利益,乃至前途命运。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市教育部门的部署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招生各项工作,维护招生公平公正和社会和谐稳定,为扬州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市政府刘流副市长作了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了做好今年招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做好今年招生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今年招生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二是要严格工作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招生各项重点工作;三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保障招生工作稳妥有序开展。刘流副市长强调招生工作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社会稳定、关系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狠抓工作落实、强化风险防范,以从严从紧的作风、从实从细的措施,稳妥有序组织好今年招生各项工作,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出不懈努力!
在今天的会议上,市教育局进一步强调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十项严禁”:一是严禁以各种方式阻止学生参加中考;二是严禁提前招生、无计划招生、超计划招生、违规跨区域招生、普通高中免试招生;严禁义务教育中小学掐尖招收施教区外的学生,民办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如预先进行承诺等)对未被电脑派中的学生进行掐尖;三是严禁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笔试、面试(谈)、评测等方式招生,严禁以各类竞赛证书、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中小学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结果作为招生依据;四是严禁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拒绝接受施教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五是严禁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以各类重点班、实验班等名义招生,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设立各类重点班、实验班;六是严禁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出现55人以上的大班额和超大班额,普通高中起始年级班额严格控制在50人以内;七是严禁中小学、幼儿园和职业学校招收借读生、旁听生,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和职业学校不得人籍分离、空挂学籍,不得学校间混合招生、招生后违规办理转学;严禁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八是严禁收取择校费或变相收取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不得跨学期收取学费;九是严禁进行有偿招生,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和职业学校一律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虚假招生宣传,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免收学费、虚假宣传等方式争抢生源;十是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会上,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中小学宏志班招生、扬州中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招生和委托免费培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招生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2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2年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2年全市幼儿园招生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严肃招生纪律明确招生工作“十项严禁”的通知》等一系列招生工作意见。
本次会议采用视频方式召开,市主会场设在扬州市教师发展学院四楼会议室,各县(市、区)、功能区设分会场。各县(市、区)教育(教体)局主要领导、分管招生工作领导、职能科室(基教科、学前教育科、职教科、招生办、党廉办)负责人,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管理局、市生态科技新城文旅教育局、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社会事业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职能科室负责人;各地普通高中学校、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校长;各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部分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代表;市直学校校长,市区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校长;市教育局机关各处室负责人200余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