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城中学2012-2013学年度教科室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度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在市教科室的正确领导下,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和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下,教育科研很好地发挥了它的服务、指导、决策等功能,有序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有了一定的进步,促进了学校的持续发展。
现将本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队伍建设,打造更加优秀的团队
积极有效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市教育局党委和江都区党委的部署,从9月底开始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党员自查自纠活动,开展“五个一”活动(帮扶一名贫困学生、帮扶一名困难学生;开展一次谈心活动;上好一节示范课;推荐一本好书),结对帮扶困难学生和老党员,形成全体教职工的问题排查表和全校发展问题整改报告。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全体教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真正的教育,他们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加深了自我了解程度,拓展了教育教学思路,增强了仙城团队的凝聚力。
精心组织实施“青蓝工程”。学校继续坚持组织开展新课改理论和新课程实施方案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组织新分配教师岗前培训、工作3年以内的新教师业务培训、班主任工作培训以及教研组长、教科研骨干的教育科研培训。分期分批把骨干教师送出去的办法,参加各类培训,先后委派教师到南京、苏州、徐州、南通等地参加各类培训班学习。组织校内业务竞赛,及时按条件兑现骨干教师奖励等,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师德水平、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发展。一批老师继续发展并在市范围内形成一定影响。杜中华校长被聘为扬州名师工作室专家,在扬州市千名骨干教师赛课中获一等奖;李学如副校长被评为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校长。
强力推动青年教师成长。本学年,学校继续推进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即“青蓝工程”。学校年轻教师多,部分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的情况,学校组织新老教师师徒结对,进行传帮带;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使备课工作落到实处,为年轻教师树立标杆。通过申报、评审、复核公示,评选出孙义明、吴健、钱秋燕、戴斌四名老师被评为 “校脱颖而出的青年骨干教师”;陈福来等18名老师被评为“校教坛新秀”。
2.注重调查研究,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模式
在教育新政背景下,我校在严格办学行为的同时,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为了得到真实的教学状况,我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充分地听取了教师、学生意见,并求证了多位教育教学的专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杜中华校长作了题为《向低效的教和学宣战》的专题报告,提出了具有仙城特色的课堂模式是: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大力实施“学案导学、问题研讨、点拨精讲、即练即评、温故巩固”的五步课堂教学模式。
加强备课组研究,改革学案模式,形成切实可行的“学案”,真正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大胆进行手写教案格式改革,变重知识梳理为重教法设计和方法点拨;细化练习,对选题、题量、使用、批阅进行系列化要求,把握练习的难易度、增强练习的针对性、追求练习的实效性;面对面的补差要求老师心中有数,目中有人,切实做好补差促平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谋合,全校绝大数老师已经适应新的课堂模式,充分地利用的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在教学时间较以往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保质保量地完成学年教学进度,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得到锻炼和提高。
3.体艺教学成绩突出
本学年在校长室的指导下,体艺组从全市形成的体艺工作“新格局”出发,强化课堂教学研究,努力克服底效能的上课和训练模式,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作用,并通过他们狠抓个体备课、集体备课、上课和论文的撰写工作,体艺组进行全程跟踪督查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在各级各类才艺比赛中,教师学生频频获奖:江都市第三届中小学艺术节比赛中,独舞《街舞》获一等奖;校合唱团获得校歌合唱类一等奖;金杰获优秀指导教师。
体育工作有新突破。本学年,学校成功举办了第9届运动会,全校师生参加相关运动项目,运动会得到学校师生的好评。在体育组认真组织下,学生的周末比赛,秩序井然,场面活跃。学校足球队、篮球队参加市级比赛均获得较好成绩,校田径队参加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获同类学校第一名。
4.加强科教实验,坚持科教兴校的发展道路
教科研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催化剂,学校一直重视教教研工作,把教研、论文、竞赛等工作落到实处。
首先指导校本教研。在新政背景下,要转变教学理念。我校做了切实的研究,组织年工委,教师进行交流讨论,编写了《教科研简报》,引导大家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求全体教职工关注教育教学效益,围绕“用较少的精力和时间,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这一宗旨,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效率。
其次组织课题研究,对上级课题的指导与管理,先后出台课题管理规定等,目前,课题研究工作基本做到规范、务实、有效。部分课题顺利通过中期验收。
本学年我们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主要是: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作用发挥不足,备课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需进一步提高;教师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对课程的研究能力不强;课程研究资源的积累有待完善。
教育科研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在我们仙城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会更加灿烂。
教科室
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