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城中学2010-2011学年度教科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校长室和其它科室的支持与配合下,我校教科研工作,坚持以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为主题,在“积极推进导学案导学”的旗帜下,配合“同课异构”工作,进一步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学习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教科研工作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转变观念,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我们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课程理论知识,做好教师业务学习的改革工作。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理论学习制度,抓好广大教师的理论学习工作,以教师自学、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为主要形式,提倡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其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今年学校先后承办了江都市物理教学创新大赛、高三语文复习研讨会、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竞赛等多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其中我校霍媛媛、闫敏、严娟等老师在相关活动中获奖。先后组织多名教师去参加省市优质课观摩、扬州市骨干教师专题研讨及教科研培训等多项活动,学习归来先后在所在教研组汇报交流了心得,从而实现了资源共享。组织一百多名教师参加“塑健康心理,做阳光教师”的专题培训活动并成功结业。同时,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选送李娟、杨小明两位教师参加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培训,师资队伍进一步壮大。努力实现了建立一支师德高、善创新的教科研教师队伍的最初设想。
二、课题研究与教研组内研讨课整合。
为推进教学研究与新课程改革,学校开展教研组研讨公开课活动:各课题组成员能将自己承担的公开课与各自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在公开课中落实课题研究的措施,体现课题研究的特色,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教研组长在期初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时,明确了本教研组研究课题,根据本组成员所承担的研究课题情况,围绕学校的课题,落实研究方向。在公开课研讨、备课组活动等教研活动中,课题研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主要分析研究措施的落实,实施的效果、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没有课题,就无所谓教育科研,更谈不上“科研兴校”。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我们积极支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超越自我。我们以课题为抓手,将骨干教师团结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这样可以聚合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推出一批人。
本学期,在教科研计划的指引下,积极协助刘春年等4位教师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和孙义明等2位老师的扬州市中小学第八期教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质态良好。二月,何亚兵、徐勇两位老师申报的2010年度微型课题成功立项。
三、全体教师撰写反思、随笔,基本形成浓厚的氛围。
全体教师撰写教学后记和反思,通过写教学反思和后记,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而且在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参加了“省市优秀教育教学论文及教学设计评比”、”江苏省多媒体课件评比”、“江苏省首届环境教育优秀教案评比”、“师陶杯”“省级班主任论文评选”等活动。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兴校之本,针对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学习理论入手,要求教师每学期写好一篇自己的专题论文,要求中青年教师人人写心得体会。本学期我校教师上百篇在各级报刊公开发表和获奖的论文。学校也因为教科研成果显著,在教育局教科研专项奖励中奖励人数大幅增加。
四、培养教育科研意识。
对教师而言,科研意识就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性,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基于上述观点,我校注意在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方面下功夫。(1)转变观念,提高教师教科研意识。以前,学校大部分教师对教科研漠不关心,认为教科研是专家的专利,自己把书教好就行了。针对这种认识,我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强调教科研的意义,揭开教科研神秘的面纱,指出现代社会要求教师必须搞好教科研,搞好教科研是指导教师走进新课程,以及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并通过教研组“同课异构”的形式提高教师研修的动力,把教科研工作纳入教师量化管理,逼着教师改变过去的看法,增强教科研意识,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并选送郭有春、徐勇两位教师参加省级校本研修指导教师培训并结业。(2)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教科研意识。本学期我们以落实“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提高学历、训练教学基本功,而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关注课堂中师生教与学的共同质态,更加关注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五、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了青年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本学期,我校以市骨干教师评选为契机,鼓励一批中青年教师参与评选。到目前为止,又有童占忠、谈登清老师获得江都市中青年骨干称号,戴斌、孙义明老师获江都市教坛新秀称号。学校骨干教师数量逐步增加。同时,结合各级各内优质课比赛和师能百千万工程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只要一有机会,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比赛,让青年教师走出去。
回顾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充实,感谢学校领导的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稳步前进。
教科室
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