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仙城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科室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在江都市教科室的正确领导下,校长室的大力支持下和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下,教育科研很好地发挥了它的服务、指导、决策等功能,有序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有了一定的进步,促进了学校的持续发展。
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队伍建设,打造更加优秀的团队
积极有效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县教育局党委和范水镇党委的部署,从9月底开始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邀请联成教育集团的金牌讲师侯贵彬先生为全体教师作《西点管理模式》的讲座,收取有效教师调查问卷80份,学生调查问卷200份,召开座谈会32次,组织交流会6次,开展党员自查自纠活动,开展“五个一”活动(帮扶一名贫困学生、帮扶一名困难学生;开展一次谈心活动;上好一节示范课;推荐一本好书),结对帮扶困难学生和双沟镇樊套村老党员,形成全体教职工的问题排查表和全校发展问题整改报告。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全体教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真正的教育,他们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加深了自我了解程度,拓展了教育教学思路,增强了仙城中学团队的凝聚力。
积极高效推进教师发展。认真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县培养教师的“135工程”、“强基工程”、“名师工程”等系列工作,本学期,我们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了“强基工程”,取得所有学校总均分第二的好成绩,其中物理教研组获得全市第一。
精心组织实施“四大工程”。学校继续坚持一贯坚持的教师队伍建设“幸福工程、师德工程、师能工程、专业水平提高工程”四大工程:每月第二个星期二为当月生日的教职工过集体生日,使教师有家的感觉。组织开展新课改理论和新课程实施方案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组织新分配教师岗前培训、工作3年以内的新教师业务培训、班主任工作培训以及教研组长、教科研骨干的教育科研培训。分期分批把骨干教师送出去的办法,参加各类培训,先后委派教师到南京、苏州、扬州、徐州、南通等地参加各类培训班学习。组织校内业务竞赛,及时按条件兑现骨干教师奖励等,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师德水平、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发展。一批老师继续发展并在市县范围内形成一定影响。杜中华校长被聘为扬州名师工作室专家,在扬州市千名骨干教师赛课中获一等奖;李学如副校长被评为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校长。
强力推动青年教师成长。本学期开始,学校形成了培养青年教师的四小工程,即“青蓝工程”“新秀工程”“ 脱颖工程”“名师工程”。学校年轻教师多,部分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的情况,学校组织新老教师师徒结对,进行传帮带;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使备课工作落到实处,为年轻教师树立标杆。通过申报、评审、复核公示,评选出孙义明、吴健、钱秋燕、戴斌四名老师被评为 “校脱颖而出的青年骨干教师”;钱锦伟、陈福来等18名老师被评为“校教坛新秀”。
2.注重调查研究,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模式
在教育新政背景下,我校在严格办学行为的同时,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为了得到真实的教学状况,我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充分地听取了教师、学生意见,并求证了多位教育教学的专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杜中华校长作了题为《向低效的教和学宣战》的专题报告,提出了具有范中特色的课堂模式是: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大力实施“学生自主学、教师点拨教、练习精准练、补差面对面”教学四环节的课堂模式。
加强备课组研究,改革学案模式,形成切实可行的“学案”,真正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大胆进行手写教案格式改革,变重知识梳理为重教法设计和方法点拨;细化练习飞管理,对选题、题量、使用、批阅进行系列化要求,把握练习的难易度、增强练习的针对性、追求练习的实效性;面对面的补差要求老师心中有数,目中有人,切实做好补差促平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谋合,全校绝大数老师已经适应新的课堂模式,充分地利用的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在教学时间较以往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期教学进度,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得到锻炼和提高。
3.加强科教实验,坚持科教兴校的发展道路
教科研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催化剂,学校一直重视教教研工作,把教研、论文、竞赛等工作落到实处。
首先指导校本教研。在新政背景下,要转变教学理念。我校做了切实的研究,组织年工委,教师进行交流讨论,编写写了十期《教科研简报》,引导大家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求全体教职工关注教育教学效益,围绕“用较少的精力和时间,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这一宗旨,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效率。
其次组织课题研究,对上级课题的指导与管理,先后出台课题管理规定等,目前,课题研究工作基本做到规范、务实、有效。部分课题顺利通过中期验收。
学校在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的江苏区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被评为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荣获江苏省第12届“金帆杯”教育论文大赛优秀组织奖,蝉联省学会颁发的“江苏省心理教育实验学校”称号。
本学期我们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主要是: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作用发挥不足,备课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需进一步提高;教师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对课程的研究能力不强;课程研究资源的积累有待完善。
教育科研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在我们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会更加灿烂。
仙城中学教科室
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