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保护水资源
来源: 扬州市仙城中学   发布日期: 2015-12-01    访问量:104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保护水资源
设计者姓名
 
所在学校
扬州市仙城中学
所教年级
高一
研究学科
地理
设计时间
2014 11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地球想象为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其71%的表面积覆盖水。其实,地球上97.5%的水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而在淡水中,将近70%冻结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盖中,其余的大部分是土壤中的水分或是深层地下水,难以开采供人类使用。江河、湖泊、水库及浅层地下水等来源的水较易于开采供人类直接使用,但其数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约占地球上全部水的0.007%。如果还不珍惜,最后一滴水将与血液等价。
2、课题的意义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和环境保护思想;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加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性,增强学生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及分布情况。
2.结合资料归纳分析当今世界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2.结合实例探讨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

 
1、求知欲望强烈;
2、熟练用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
3、思维活跃,善于和同学交流;
4、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5、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不深,对如何保护水资源方法认识不够。
 
 
四、我国水资源问题
据统计,全国660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全国城市年缺水量为6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除了缺水,水污染问题也较突出。根据2001年对我国七大水系断面监测,达到三类水质可以进入自来水厂的最低要求的仅占29。5%,而劣五类水质却高达44%;另外,我国浅层地下水资源污染比较普遍,全国浅层地下水大约有50%的地区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约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当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而我国一些地区长期透支地下水,导致出现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最终形成区域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当前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五、水资源保护措施
首先,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使用中挥霍浪费,不知道自觉珍惜。其实,地球上水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的,尤其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而且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的状况,黄河水多处多次断流就是生动体现。国家启动“引黄工程”、“南水北调”等水资源利用课题,目的是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更应引起我们深思:黄河水枯竭时到哪里“引黄”?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调”?所以说,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水在开采地下水的时候,由于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较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对揭露和穿透水层的勘探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分层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
1.大力发展绿化,增加森林面积涵养水源。森林有涵养水源、减少无效蒸发及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具有节流意义。林区和林区边缘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开源意义。
2.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在同一空间是有综合利用的特点。水库可以蓄洪,也可以养殖水生动植物,大的水面可以通航,有些水体还可开辟旅游。水力发电用过的水,可以用于灌溉。渠系和田间渗漏的水,可以地下抽出利用,从地下抽出的水,还可以灌区下游重复抽出,重复利用。新疆是干旱地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设法提高河流引水率,要排好上下游用水关系,等于开辟水源。
3.调水工程。由于地理、气候特点,地区间水的分配并不平衡。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丰水区的水调至缺水区,是解决水源不足,开辟新的经济区的有效手段。
4.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被污染,使本来可以利用的水变为不能利用的水,实际上等于减少了水资源。当前世界上已有40%的河流发生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上升的趋势。
5.城市开发利用污水资源,发展中水处理,污水回用技术。城市中部分工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可以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做为非饮用水使用在绿化、卫生用水等方面。
6.发展和推广节水器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前有便器水箱近4000万套和大量的其它卫生器具,每年因马桶水箱漏水损失水量上亿立方米。
7.强化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法制建设和宣传工作,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使人们自觉认识到水是珍贵的资源,摈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陈腐观念,一个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良好社会风尚开始形成。
保护水资源,首先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要使大家认识到水是宝贵的,每冲一次马桶所用的水,相当于有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日用水量;夏天冲个凉水澡,使用的水相当于缺水国家几十个人的日用水量;水龙头没有拧紧,一个晚上流失的水则相当于非洲或亚洲缺水地区一个村庄的居民日饮用水总量这绝不是耸人听闻,而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多年调查得出的结果。因此,要在全社会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利用循环水。
六、节约水资源标语
1.节约用水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2.努力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
3.大力普及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5.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6.国家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7.惜水、爱水、节水,从我做起。
8.坚持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
9.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10.依法管水,科学用水,自觉节水。
七、总结与反思
通过探究让学生明白我们人类目前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最好的办法还是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老师根据一个学期以来,各小组活动情况给出教师意见。
2 老师根据整个活动过程给出评价意见和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