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区仙城中学2012-2013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总结
来源: 扬州市仙城中学   发布日期: 2015-08-02    访问量:30

 江都区仙城中学2012-2013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总结

2009年省教育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检察厅公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教育单位严格执行规范教育五严规定,进一步深化落实新课程改革措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此背景下,我们以区教育局校本提升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校本提升这两个基本发展主题,围绕我区全面教育质量年的工作主题,在校长室的引领下,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课堂改革为中心,扎实开展有效教学管理年活动,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加强教学研究,强化教学管理,创新教研机制,注重学校文化、课程实施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涵发展,探索减负增效新途径,促进学校优质发展、特色发展,切实加强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为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学生品质全面提高而不懈努力。

一、积极落实新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办学行为。

1、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按新课程要求认真安排各年级课务、课表,确保新课程方案规定的科目和课时开设开全,保证了劳技、信息、研究性学习、体育、艺术欣赏、班团活动等科目的开足开齐,并且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对照五严规定,规范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各年级严格执行学校作息时间表,保证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学生课外作业量不超过二小时,并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锻炼活动。年级组或教师个人不得擅自变动作息时间,充分保证了学生的自主时间和活动时间。

3、加强考试工作的规范。按规定要求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做好高一、高二年级的期中、期末考试及高三调研考试,不公布学生成绩排名,教学质量分析注重学科教学情况、注重学生学习个性需求,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教学改进办法和要求,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

根据新课程方案要求进行成绩评价,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学分制考核认定办法对学生成绩实行学分制管理。同时认真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并完善学生成长档案。按照学校制订的综合素质评定方案及相关评定办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并做好存档记录。

4、严格按照普通高中招生政策、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规范招生。严格学籍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教学档案的管理,严格按上级学籍管理制度和要求,认真做好学生的借读、转学、休学等学籍管理工作。

5、认真做好教育教学服务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规定、要求,规范教辅资料的管理,不乱订教辅资料,更不允许教师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订阅教辅书籍以增加学生负担。

二、深化新课程教学行为,抓实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1、以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为依托,加强新课程探索与实践,把两周一教研组活动、一周一备课组活动落到实处。细化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工作职责和考核机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学科引领作用。

2、明确教师备课、听课要求,充分重视学生主体作用。教研组、备课组定期组织和开展各类公开教学活动,教务处、教研组每学期定期检查教师备课、听课、作业布置批改等教学活动情况,充分保证了教学的有序、有效。

3、完善备课组、教研组考核工作制度和要求,在原有的三定一主题基础上,要求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负责,组内教师协作研究开发,深化校本教研,有效备课、有效选题、有效训练、有效讲评,要求各备课组、教研组每学期必须建立较完整的学科备课资料和切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校本学习资料,积极开发、创建校本资源库。

三、拓宽新课程管理思维,开展有效教学实践活动。

围绕打造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狠抓课堂教学的实效,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逐步实现课堂的高效率、轻负担。教务处合理安排、组织教师进行校际之间的学习交流、校内教学练兵活动,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有效推动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提升和优化。

四、打造有效、优效课堂,深化校本教学探索实践。

1、以课堂为载体,以课题为依托,积极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率研究,扎实开展以校为本的学科教研活动。

语文组在市级课题高中语文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率研究的带动下,教学研究成效初现。

2、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动力,尝试构建丰富多样的校本选修,丰富了新课程的内涵,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3
、以省学科竞赛为契机,探索学生特长的开发、培养途径,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在江苏省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学生逐年突破,二等奖、三等奖数字连年创新。

1、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与考核,完善师徒结对制度,明确师徒职责,重过程,明要求,有考核。同时为青年教师提供外出交流的机会,积极创造公开课、评优课的机会,为之提供锻炼的舞台。

2、深化全体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的新课程研究、学习,教研组长等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市级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为实施新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不断完善校本教研机制,加强学科集体备课活动的规范与质量,提高教学案的教学训练效果,深化校本教学、教研,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学习空间。

4、各学科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教学评优、评课活动,彰显太高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学期来,教务处,遵照五严规定和素质教学要求,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实施新课程,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碰到一些困惑和困难,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管理方法一时无法完全突破,创新管理的能力显出不足,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规范五严要求、落实教学质量这三者之间还没有找到一个融生的平台,还有待我们在今后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和服务的质量,真正实现教学的高效率、轻负担